黄鹤楼
黄鹤楼向来享有“天下江山第一楼”、“天下绝景”的美称,始建于三国时代吴黄武二年(公元223年),距今已有1780多年历史。唐时名声始盛,这主要得之于诗人崔颢“昔人已乘黄鹤去,此地空余黄鹤楼”诗句。
黄鹤楼景区的亭子真是一亭一故事,奇章亭又有什么来历呢?据解,这是为了纪念唐敬宗宝历年间任武昌军节度使的牛僧孺而建造的,后人在其登楼时常设宴的地方建亭,亭以奇章命名。
四季牌坊示意的是黄鹤楼春夏秋冬的四时风景,用青灰石雕塑而成,是典型的徽式建筑风格。每座之间都相隔50米,是二柱坊。每坊高约8米、宽7米;二柱的下部均有6面石鼓作帮衬,牌坊上部中是由34组斗拱所撑托的“品”字形的牌坊屋顶。
黄鹤楼岳飞铜像表现的是岳飞扶鞍勒马、不忍举首北望破碎山河的忧愤神态。铜像高8米,岳飞身旁的战马仿佛嘶啸着,四蹄意欲腾起。铜像背后,有一座长达25.6米的青石浮雕,再现了岳家军驰骋征战、大败金兀术的场面
1986年,公园将拓本重新刻制的鹅字碑立于形如弯月的鹅池东端。在碑的北侧建一石拱桥,以示与白龙池隔开,并以碑作亭壁,建了六角亭,亭子以碑名命名。黄鹤楼鹅碑亭坐东朝西,面对鹅池,高6米,木石结构,呈六角型,单檐翘角,粉墙黑瓦,古朴典雅。亭壁的青石上的“鹅”字高2.5米,宽1.25米。
黄鹤楼抱膝亭在民国初年湖北学界为纪念梁鼎芬而建。原来在蛇山山顶,奥略楼后面。1994年春重建于公园北区。梁鼎芬生平喜欢读书,也十分爱喝酒,擅长书法诗文,与张之洞、陈三立、康有为常有诗书往来;与张之洞、端方的书法当时称为“三体”,常被当地人仿效。
黄鹤楼梅园位于蛇山北坡东端,与杜鹃园紧临,占地6 000平方米,是三个特色植物观赏园中面积最大的一个园。梅园从1987年开始筹建,到了1989年竣工。园内已经种植梅花过千株,共有20余个品种,大多数是从东湖磨山的梅园和马鞍山引种而来。
黄鹤楼一览亭,始建于宋代,是以唐代诗人杜甫《望岳》诗中“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”的诗句,取“一览”二字来命名的。一览亭依山就势,结构精妙,型体峭拔,特别是位于半山之间,更显光彩照人。四周或古树布荫,或虹桥卧影,或流水琴鸣,画意洋溢,诗情涌动。
黄鹤楼乖崖亭是宋人纪念为了张咏而建的。据《宋诗纪事》载,张咏任荆湖北路转运使期间,经常到黄鹤楼作诗。从成都罢官归去后,曾写有《登黄鹤楼》一诗。
费祎亭,听到这个名字有没有觉得很熟悉?原来在诸葛亮的出师表里面有提到过,这个亭子是在 1993年春依费祎成仙后跨鹤在黄鹤楼休息的传说而建。亭位于公园北区,在黄鹤楼东北约70米、白云阁以西214米处的山北坡上,离吕仙洞门前只有大概8米的距离。
阿哈旅游 | 景点
阿哈旅游是一家在线旅游信息内容网站,提供全国及境外旅游景点信息及旅游攻略信息。
Copyright©2022, nbtyou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.
粤ICP备19153308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