景点 > 热门
泰山瞻鲁台,虽名为台,但其实际上是一块石梁突兀、平展如台的巨石,高约3.3米,上刻"瞻鲁台"三个大字,寓意在此可远瞻鲁国。此题刻年代不详,只知字面高140厘米,宽370厘米,以楷书雕刻。
泰山舍身崖,因古时常有人为救治父母病灾,来泰山祈求神灵,然后在此跳崖舍身而得名。在明万历年间,山东巡抚何起鸣在崖侧筑起阻栏,并改"舍身崖"为"爱身崖",又在崖上刻"哀愚"二字,以劝诫人们要爱惜生命。
泰山仙人桥,该桥长约5米,呈东西方向,横架在两个对峙的峭壁之间,由三块巨石相互衔接而成,是泰山著名的奇景之一。仙人桥下是一个深涧,南北两侧皆是万丈深渊,地势十分险要,令人望而生畏。
泰山西神门位于天街东端的地势陡然抬起之处,如同一个忠诚的守卫,高大威严,尽忠职守,日夜不息地护佑着山顶之上的碧霞祠。如果您是从天街向东而来,由西神门进碧霞祠
泰山碧霞祠是一座始建于宋代的道教宫观,恢弘壮观,至今仍保存良好。整个建筑以照壁、山门为中轴,由大殿、香亭等十二座大型建筑物组成,左右对称,南低北高,层层递进,错落有致,布局严谨,显示了我国古代高超的建筑水平。
关帝庙为泰山"开山第一庙",属于古建筑中的坛庙祠堂类,历史悠久,在明代时期就已兴建,中间经历了多次扩建、修缮。院落占地面积5920平方米,主要分为东西两部分,东为关帝庙,西为山西会馆。
泰山后石坞位于玉皇顶的东北方向,是泰山的"奥区",自古就被称作“岱阴第一洞天”。这是一个比较大的景点,除了自身比较具有观赏价值外,里面还有很多著名的小景点
泰山姊妹松,两棵并排生长的松树,它们的根部相距极近,枝叶都交缠在一起,就像是一对感情极好的姐妹般,因此才得了这形象生动又贴切的名字。除此以外,有关这个名字的来源还有一个故事
泰山革命烈士纪念碑旨在纪念1946年新四军在解放泰安中壮烈牺牲的战士们。但是它也曾经历过波折,在1947年国民党军队进攻山东时被毁,直到1953年才得以重建,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。
泰山红门,都说登泰山没有走过这条路,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游览过泰山。红宫门前建有“一天门”、“孔子登临处”、“天阶”三重石坊,还有道教殿堂等多处地方。
泰山一天门坊,灰白斑驳的门坊,透着历史沉淀过后留下来的痕迹。虽说具体修建时期已无从考证,但据说清康熙五十六年(1717年)曾重建,可见它的历史尤为久远,它是由当时的巡抚都察院李树德题额"一天门"。
泰山”渐入佳境“,它是由花岗岩制作而成的,岩上写着“渐入佳境”。可别小看了岩上的这四个字,它可是泰山石刻中一个难得的佳品。石刻“渐入佳境”四个大字笔法清秀,笔风潇洒轻盈
阿哈旅游 | 景点
阿哈旅游是一家在线旅游信息内容网站,提供全国及境外旅游景点信息及旅游攻略信息。
Copyright©2022, nbtyou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.
粤ICP备19153308号